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SiC晶圆深度解析(2025年更新版)
SiC晶圆(碳化硅晶圆)是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核心载体,以4H-SiC六方晶型为主流,具备以下关键特性:
高带隙能:带隙宽度 3.3 eV(硅的3倍),支持 >1200V击穿电压与 >200℃高温环境稳定运行1。
高热导率: 4.9 W/cm·K(硅的3倍以上),有效降低器件热失效风险1。
超高硬度:莫氏硬度 9.5(仅次于金刚石),加工难度大但耐磨性优异16。
多晶型差异:除4H-SiC外,3C-SiC(立方晶系)适用于高频射频器件,6H-SiC则多用于LED衬底1。
晶体生长
天科合达、山西烁科实现8英寸导电型4H-SiC衬底量产,厚度不均匀性 <2.3%,表面缺陷密度 <0.5 cm⁻²4。
三安光电配套建设的8英寸衬底产线(重庆三安)已于2024年9月通线,年产能 48万片23。
物理气相传输法(PVT):主流量产技术,通过 >2000℃高温升华-再结晶生成4H-SiC单晶,8英寸晶圆生长周期需 7-10天,热场均匀性直接影响微管密度(目标 <1 cm⁻²)45。
国产化进展:
切割与加工
激光辅助切割:采用飞秒/皮秒激光技术,将8英寸晶圆切片良率从传统刀片切割的 60%提升至 85%,切割速度达 100-200 mm/s(传统工艺仅 3-10 mm/s)67。
环保优化:激光切割减少用水量(传统湿法工艺需 6-7 L/min),并降低边缘崩裂风险7。
外延与掺杂
化学气相沉积(CVD):厦门大学开发的外延层厚度不均匀性 2.3%,掺杂浓度不均匀性 <7.5%,可支持650V-1700V功率器件开发4。
新能源汽车
电驱逆变器:特斯拉Model 3/Y、比亚迪汉等车型采用SiC MOSFET,系统效率提升 5%-10%,续航增加 8%3。
超充网络:1200V SiC模块支持 400 kW充电功率,实现 15分钟充至80%36。
工业与能源
光伏逆变器:SiC器件转换效率 >99%,推动光伏系统LCOE(平准化度电成本)降低 3%3。
AI服务器电源:SiC整流模块功率密度提升 30%,满足高算力需求6。
国际竞争格局
国内产能:安意法半导体(三安与意法合资)8英寸产线2025年Q4量产,年产能 48万片,覆盖车规级芯片需求23。
市场份额:意法、英飞凌等国际巨头占据全球 70%市场,国内厂商市占率 15%(2025年)23。
大尺寸晶圆缺陷控制
8英寸晶圆需解决 微管(<1 cm⁻²)和 基平面位错(BPD)问题,优化热场梯度与籽晶处理工艺45。
成本优化路径
衬底成本占比 40%-50%,通过提升长晶速率(目标 >200 μm/h)和切片良率(目标 >90%),计划2028年成本降至 硅基器件的2倍12。
12英寸晶圆研发
天科合达、II-VI等企业启动12英寸中试线,晶锭直径 200 mm,外延层均匀性要求 <1%5。
总结:SiC晶圆凭借耐高压、耐高温特性,成为新能源与工业电子的战略材料。国产8英寸晶圆量产加速,但需突破大尺寸缺陷控制与成本瓶颈,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差距
上一篇:激光切割硅片的方法和原理?
下一篇:没有了!